就是想寫些什麼紀錄有過的曾經...

就是想寫些什麼紀錄有過的曾經...

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

[轉載]上大人孔乙己的來源


    上大人,孔乙己,化三千,七十士,爾小生,八九子,佳作仁,可知禮。
    “上大人孔乙己”最初用於舊時學童習字,仿影或描紅。舊時學童入私塾,初學習字先寫仿,仿影由塾師寫定范帖,仿影襯於透明仿紙下模寫;描紅則是以紅色印刷范字,學童墨寫覆紅。
    清初褚人獲在《堅瓠集》中說:“小兒習字,必令書‘上大人,丘乙己,化三千,七十士,爾小生,八九子,佳作仁,可知禮’也。天下同然,不知何起。”大概取其筆劃稀少,易認易寫。

    仿影用語,歷史久遠。敦煌寫本已有此語。
    宋人道原《傳燈錄》:“或問陳尊宿,如何是一代時教?陳曰:‘上大人孔乙己’。”
    宋普濟《五燈會元》載“郭功甫謁白雲,雲曰:‘夜來枕上作《山頌》,謝功甫大儒乃曰:‘上大人,邱乙己,化三千,七十士,爾小生,八九子,佳作仁,可知禮’也。”元方回詩雲:“忽到古稀年七十,猶思上大化三千。”古稀之年,還回憶童年習字的往事。
    清梁章钜嘉慶七年(1802)進士,《歸田錄》記載:內孫外孫十余人,延聘塾師四五任,都讓學童寫“上大人孔乙己”等字。詢問先生字出何書作何解?皆不能對。清錢大昭說“取其筆劃少,而便習耳。”共同認為:“無取義理”。
    明代祝允明(枝山)卻見解獨特,說這組字是孔子寫給父親的書信。
    他打破三字斷句的模式,重新斷句為“上大人,孔,一己化三千七十士爾,小生八九子佳,作人可知禮也。”
    梁章钜引祝允明《猥談》:“此孔子上其父書也。上大人為一句。孔為一句,乃孔子自稱名也。‘一己化三千七十士爾’為一句;言一身所化士有如此也。‘小生八九子佳’為一句,蓋八九乃七十二,言三千人中,七十二更佳也。‘作人可知禮也’為一句,作猶為仁與禮相為用;七十子善為為仁,其于禮可知也。”
但梁氏申明“此說不知所本”。
    魯迅小說《孔乙己》,正是這組字中的三個字。“因為他姓孔,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‘上大人孔乙己’這半懂不懂的話裡,替他取下一個綽號,叫作孔乙己。

Related Posts:

  • 千字文內可替代的字天地玄(𤣥元)黃(黄)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(𣅳) 辰宿列張  寒來(来)暑往(徃) 秋收(収)冬藏(蔵) 閏(玉)餘(余)成歲(𡻕) 律呂(召𠮥)調陽 雲騰致雨 露結為(爲)霜 金生麗水 玉出崑(昆崐)崗(岡) 劍(劒)號(号)巨闕(𨷂) 珠稱(称)夜光 果(菓)珍(珎)李柰(奈) 菜重… Read More
  • 「千字文」繁體中文校正(初版)「千字文」繁體中文校正(初版) 【前言】「千字文」四字一句,共250句,1000字。以前是小孩「蒙學」必修的課文。如今學校一般都不教這些了,不過在香港能買到「千字文」的註釋本,簡化字的版本更為常見。「千字文」經過一千五百多年的流傳,在抄寫刻印的過程中,早就發生版本的差異。加上近二三十年資訊流動蓬勃,… Read More
  • 千 字 文 千 字 文公元六世紀初,南朝樑武帝時期,《千字文》在建業(今南京)問世,被公認為世界使用時間最長,啟蒙兒童識字之課本,比唐代出現的百家姓和宋代編寫的《三字經》還早流傳。傳至明清以後,《三字經》.《百家姓》.《千字文》等,是家誦人習之啟蒙兒童識字課本。《千字文》乃四言長詩首尾連貫,音韻諧美… Read More
  • 千字文註解 千字文註解 (秀水周味辛於台北新店) 前言 千字文,幼時私塾裡童蒙必讀,只是照本宣科,從來就沒有講解,幼童不懂內容,對之發生興趣的人少之又少,其實,這裡面從頭到尾,幾乎充滿了典故(現在稱為成語),內容豐富,很堪玩味。 千字文有兩種版本,真正王羲之的千字文,現在早已失傳,據鬱岡齋帖云:「魏太守鍾繇撰… Read More
  • 千字文全文-士勇校定版 梁  敕員外散騎侍郎 周興嗣 撰 天地玄黃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 秋收冬藏 閏餘成歲 律呂調陽 雲騰致雨 露結為霜 金生麗水 玉出崑崗 劍號巨闕 珠稱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薑 海鹹河淡 鱗潛羽翔 龍師火帝 鳥官人皇  始製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讓國 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 … Read More

0 留言:

張貼留言

Like us on Facebook

Popular Posts